“冬病夏治——三伏贴”是我国传统的中医特色疗法,根据《黄帝内经》中“春夏养阳”的理论发展而来,结合中医腧穴,进行药物贴敷。
资料图
夏季气温高,机体阳气充沛,此时贴敷药物最容易由皮肤渗入穴位经络,直达病所,体内的浊毒之邪更容易通过汗液排出体外,从而对身体进行全面调理,以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,减少、减轻秋冬季节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和发作程度。
为什么选择三伏贴?
三伏贴最早见于清代名医张璐的《张氏医通》。书云:“冷哮灸肺俞、膏肓、天突,有应有不应。夏月三伏中,用白芥子涂法,往往获效。”即最早的三伏贴是用来治哮喘的,而当时的用药也很简单,就一味白芥子。古代医书中药方治法很多,而三伏贴能够流行起来,必然有其效验。经过数百年的流传,数代医生的调方,三伏贴的组方变得更为全面和安全,三伏贴的应用也不限于哮喘,还可作用于反复感冒、咳嗽咳痰、慢性支气管炎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、过敏性鼻炎等。
三伏贴的注意事项
1.贴敷时间:成人每次贴敷6-8小时,儿童3岁以上2-4小时,3岁以下 1-2 小时。
2.贴敷期间局部轻微瘙痒、贴敷后皮肤微红、有色素沉着或有小水泡均属于正常反应。若出现局部刺痛、灼热或疼痛时,应立即取下贴敷,清除局部残留药物,禁止抓挠,不宜擅自涂抹药物,一般可自行消除。情况较为严重者请立即就医。
3.贴敷期间,尽量保持局部皮肤的干燥,不要对着空调冷风吹,不宜受凉。贴敷后4-6小时内不宜洗冷水澡,期间慎食辛辣、海鲜、牛羊肉等发物及冷饮、冰镇水果等生冷寒凉食物。
4.贴敷前应清洁皮肤,严重皮肤疾病或皮肤损伤、严重心肺功能疾病、过敏体质、吐衄者、疾病发作期患者及孕妇慎用。
贴敷时间
头伏:2025年7月20日—7月29日
中伏:2025年7月30日—8月8日
末伏:2025年8月9日—8月18日
文 / 呼吸科 张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