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所在的位置: 首页>> >>

三伏巧用外治法,养阳减重调糖脂

健康之声发布时间:2025-07-09

中医学认为,人体的阳气“生于春,长于夏,收于秋,藏于冬”。三伏天,作为一年中阳气最盛、气温最高的时节,正是借助天时调养身体的好时机。北京中医医院延庆医院糖脂代谢健康促进门诊,运用穴位贴敷、中药膏摩、艾灸等中医外治法,助力大家在三伏天养阳气、调代谢、减体重,开启健康新篇章。

image.png

顺天时养阳 激活代谢新动力

天时赋能

三伏时节,烈日炎炎,自然界阳气升腾,人体肌肤腠理疏松、毛孔舒展,气血运行更为畅达。此时的人体如同高效运转的“能量枢纽”,对药物及外界刺激的吸收能力增强。无论是穴位贴敷的药效,还是中药膏摩、艾灸的温热效应,能够更好的渗透到体内,发挥温养阳气的功效。

中医溯源

中医理论指出,糖脂代谢紊乱,如高血糖、高血脂及肥胖等病症,多与阳气亏虚、痰湿内停、气血瘀滞密切相关。阳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动力,犹如体内“暖阳”,推动新陈代谢,温煦脏腑经络。一旦阳气不足,水液代谢失衡,痰湿随之积聚;气血运行迟缓,致使脂肪堆积、糖分代谢受阻,进而引发系列健康隐患。

image.png

疗法精髓

我院糖脂代谢健康促进门诊遵循“冬病夏治”“春夏养阳”的经典理论,于三伏天运用穴位贴敷、中药膏摩、艾灸等中医外治疗法,激发人体阳气,驱散寒湿痰湿,畅通气血循环,调节糖脂代谢,减轻体重,为秋冬健康筑牢根基。

中医外治疗法 守护健康活力

穴位贴敷:靶向调节代谢平衡

医生依据患者体质与辨证结果,选取穴位,如中脘穴与涌泉穴:

中脘穴: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,脐上4寸处,作为腑之会穴与胃经经气汇聚点,在此穴位贴敷药物,可提振脾胃功能,增强食物运化吸收能力。能够改善脾胃虚弱、运化失常引发的糖脂代谢异常、肥胖等问题,调节胃肠功能,减少脂肪蓄积,助力血糖、血脂调控。

涌泉穴:位于足底蜷足时的凹陷中心,是肾经起始穴位。肾为先天之本,在此贴敷药物,可滋养肾阴、激发肾阳,平衡人体阴阳。肾阳充足可推动气血运行,加速水液代谢与脂肪分解,改善胰岛素抵抗,调节血糖血脂,同时缓解阳虚所致的畏寒肢冷等症状。

image.png

中药膏摩:疏通经络加速代谢

中药膏摩是将特制中药制成膏剂,在人体特定部位按摩施术。膏剂中的中药成分经皮肤渗透吸收,结合按摩产生的机械刺激,起到疏通经络、调和气血、促进代谢的作用。按摩时着重作用于腹部、腿部等脂肪易堆积部位,加速局部血液循环,促进脂肪分解,同时调节脏腑功能,改善糖脂代谢,适合久坐少动、代谢迟缓人群。

image.png

艾灸疗法:温阳散寒燃脂增效

艾灸凭借独特的温热之力,在三伏养阳中占据重要地位。点燃艾草,对中脘穴、涌泉穴等特定穴位进行温热刺激。艾灸中脘穴,可温养脾胃,强化后天之本;艾灸涌泉穴,能温补肾阳,充实人体阳气。阳气充盈后,寒湿之邪得散,气血运行通畅,身体代谢能力得到提升。不仅能加速脂肪燃烧、减轻体重,还可改善胰岛素抵抗,调节血糖血脂,让身体在温暖中重焕活力。

image.png

适宜人群

肥胖群体:特别是因脾胃虚弱、阳气不足导致的肥胖人群,常见症状如食欲不振、消化不良、畏寒怕冷等,通过三伏外治法,可温阳健脾、促进代谢,助力减重。

血糖偏高者:中医辨证属脾胃虚弱、肾阳不足,伴有神疲乏力、食欲不振、多饮等症状者,穴位贴敷、中药膏摩与艾灸协同作用,可调节脏腑功能,辅助稳定血糖。

血脂异常人群:表现为血脂升高、头晕目眩、神疲乏力等,外治法通过健脾化湿、温肾通络,降低血液脂质水平,改善血脂异常。

代谢综合征患者:同时存在肥胖、高血糖、高血脂、高血压等多种代谢问题者,综合运用多种外治法,可从整体调节身体代谢,缓解症状,降低患病风险。

治疗注意事项

皮肤护理要点:穴位贴敷后,若皮肤出现轻微发红、瘙痒,属正常反应。若出现明显灼热、疼痛或水泡,需立即取下贴敷物。小水泡可自行吸收,大水泡应及时就医处理,防止感染。中药膏摩与艾灸后,局部皮肤出现温热感或轻微发红为正常现象,注意保持皮肤清洁,避免搔抓。

生活起居宜忌:治疗期间避免剧烈运动,防止大量出汗影响药物吸收或导致贴敷物脱落。忌贪凉,避免长时间吹空调、食用冷饮,以防寒邪入侵,削弱治疗效果。保证充足睡眠,促进身体恢复与调养。

饮食禁忌提醒:忌食生冷寒凉、辛辣油腻、甜腻食物,如冰淇淋、辣椒、油炸食品、蛋糕等。建议饮食清淡易消化,多摄入蔬菜水果,适量补充瘦肉、鱼类、豆类等优质蛋白质。

/ 心血管科 白雪


医院地址:延庆区汇川街9号
乘车路线:乘Y9公交车到中医院站下车,距离新中医院东门约50米;乘Y10公交车到中医院(新院)站(原百眼泉村北口)下车,向北步行约100米。
投诉咨询电话:6914662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