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所在的位置: 首页>> >>

趁热打“贴”—— 穴位贴敷助你远离妇科疾病困扰

健康之声发布时间:2025-07-04

农历三伏天,骄阳似火,正是"冬病夏治"的黄金时节。穴位贴敷疗法源于《黄帝内经》"春夏养阳"理论,通过将特制中药贴敷于特定穴位,借助自然界阳气最盛之时机,激发人体正气,驱散体内寒湿。

image.png

妇科疾病的发病机理

中医理论认为,女性妇科疾病多与"寒"、"湿"、"瘀"、"虚"有关。现代女性面临的工作压力、情绪波动、饮食不节、作息紊乱等问题,都在无形中损耗着气血,导致阴阳失衡。特别是长期处于空调环境、喜食生冷、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习惯,更易使寒湿之邪内侵胞宫,形成"宫寒"体质。"

穴位贴敷的作用

温阳散寒:选用辛温药物,借助夏季阳气旺盛之时,驱散体内积聚的寒邪。

祛湿化瘀:药物成分可促进气血运行,化解湿浊瘀滞。

扶正固本:通过刺激特定穴位,激发人体自愈能力,增强正气。

image.png

穴位贴敷适用女性人群

阳虚体质女性:主要表现为畏寒肢冷,自汗,便溏乏力,面色淡白,少气懒言。

痛经患者:主要表现为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,腰骶酸痛,月经色黯有血块,行经不畅,面色晦暗,或子宫内膜异位症、子宫腺肌症患者。

慢性盆腔炎患者:主要表现为下腹部疼痛,痛连腰骶,缠绵日久,反复发作,带下量多,盆腔包块,神疲乏力,食少纳呆。

image.png

月经不调患者:主要表现为月经错后、月经量少、闭经、经期延长、经间期出血、多囊卵巢综合征、卵巢储备功能减退、卵巢早衰。

更年期综合征患者:主要表现为绝经前后月经紊乱,头晕耳鸣,心悸健忘,面浮肢肿,失眠多梦,潮热汗出,腰背冷痛,腰膝酸痛,夜尿频多,漏尿。

宫寒不孕患者:主要表现为婚久不孕,小腹冷痛,手足冰凉,面色苍白,易疲劳,情志不畅。

HPV感染患者:主要表现为HPV阳性,阴道异常分泌物,接触性出血,宫颈病变。

产后体虚患者:主要表现为产后乏力倦怠,畏寒怕风,乳汁量少,自汗盗汗,食欲不振,脱发严重,腰膝酸软,关节疼痛,心悸多梦。

亚健康状态女性:主要表现为慢性疲劳,肥胖,失眠多梦,躯体疼痛,食欲不振,腹胀,反复感冒,反复口腔溃疡,易过敏,焦虑抑郁,注意力不集中,胸闷气短。

image.png

贴敷时间、地点

头伏:2025年7月20日—7月29日

中伏:2025年7月30日—8月8日

末伏:2025年8月9日—8月18日

地点:一通道北(乘坐14号电梯)到二层妇科诊区就诊

/ 妇科 刘玉兰


医院地址:延庆区汇川街9号
乘车路线:乘Y9公交车到中医院站下车,距离新中医院东门约50米;乘Y10公交车到中医院(新院)站(原百眼泉村北口)下车,向北步行约100米。
投诉咨询电话:6914662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