患者李阿姨因自行触及右侧腋下无痛性包块前来我院就诊。医生查体发现腋窝可触及直径约35mm质硬结节,边界欠清晰,活动度差。超声检查提示腋下淋巴结肿大(41mm×21mm),淋巴门结构偏移,内见丰富血流信号,而双侧乳腺超声未见明确占位性病变。随后行超声引导下腋窝淋巴结穿刺活检,病理报告显示穿刺组织呈低分化腺癌结构,高度考虑隐匿性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。患者后经上级医院进一步检查确诊为隐匿性乳腺癌。
为什么会只表现腋下淋巴结肿大,乳腺未见占位性病变呢?接下来我们就来了解这种能“隐身”的乳腺癌。
这种能“隐身”的乳腺癌称隐匿型乳腺癌,是一种较为少见的特殊乳腺癌类型,是以腋窝淋巴结转移癌为主要临床表现,体检及影像学检查均未发现乳腺内原发癌。本病发病率低,女性多见;主要病因尚不明确,可能与体内雌激素水平、遗传因素相关;其在常规影像学检查(如乳腺超声、钼靶)中难以发现明确病灶,但可能已出现腋窝淋巴结转移或其他转移征象。
从超声检查的角度进行科普解析
一、隐匿性乳腺癌的超声检查特点
原发灶微小或不典型
肿瘤体积可能极小(<5mm),或生长在乳腺深部、靠近胸壁等隐蔽位置。
超声可能仅表现为局部结构紊乱、微钙化(点状强回声)或血流信号异常,易被误判为良性病变。
腋窝淋巴结异常为首发表现
部分患者因腋窝淋巴结肿大就诊,超声可见淋巴结形态异常(如皮质增厚、淋巴门结构消失)、血流丰富,提示转移可能,但乳腺内未发现明确肿块。
二、超声检查在隐匿性乳腺癌中的作用
初步筛查
高频超声可发现乳腺细微结构变化,如导管扩张、微钙化(需结合钼靶进一步确认)。
引导穿刺活检
对可疑淋巴结或乳腺内异常区域进行超声引导下穿刺,明确病理诊断。
评估血流特征
恶性肿瘤常表现为紊乱的血流信号,超声可辅助判断病变性质。
大家一旦发现腋窝下有肿物
需及时就医
以免延误病情
文 | 超声科 马俊芳